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這段時間內,海軍艦艇技術飛速發展,而隨著技術進步,火炮射程不斷增加,加上另一種新型武器 – 魚雷的出現,使海戰的交戰距離越來越遠。英國和美國的海軍研究學者認為未來的交戰距離將達到5500米之遠。1902年時候英國的305毫米主炮甚至已經超過20000米的射程。為了提高防護力,戰艦的裝甲也越來越厚。為了能有效在遠距離交戰中能摧毀敵艦,一艘主力艦裝備統一口徑的主炮,在齊射中能一次投放的主炮炮彈數越來越為海軍所注意,這就是”全裝重型火炮”的概念,英國則又一次成為理論的第一實行者。

吸取日俄對馬海戰的經驗和新的理論, 英國在1905年開工建造無畏號【Dreadnought】,一艘完全以配備統一大口徑主炮,廢除中間炮和副炮,只裝備了以對付雷擊艦為目的的12磅炮的主力艦。由於英國預計到無畏號的設計將為其他國家所效仿,因此建造過程非常保密和要求儘快建成,整個製造時間僅為15個月,顯示了英國強大的造船能力。 無畏號的出現使之前的所有的主力艦為之過時。一如預料各國紛紛以無畏號的標準建造或購買新的主力艦,而它的名字也成為了這段時期新主力艦的代名詞。

作為一艘劃時代的戰艦,無畏艦也是第一艘在超過15000噸的戰艦上安裝蒸汽輪機的主力艦。新的動力系統取代了以往的三級膨脹式蒸汽機,並賦予無畏艦高達21節的高速。

無畏艦的設計取消了過時無用的衝角。10門305毫米主炮安裝在5座雙聯裝炮塔內,其中三座位於艦船的中軸線,其餘兩座分別在兩側位置,令無畏艦在左右兩舷都有8門火炮的威力,而前後則有6門。發射穿甲彈最大射程20435米,射速每分鐘1~2發。

強大的火力需要有效的火控系統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在戰鬥中目標的數據先由測距儀 (range finder)測出,然後傳入德梅里克計算機並輸入射距鐘 (range clock),經過計算後最終得到目標航向和航速的數據。有效協助炮術軍官判斷目標行動方向。

無畏號裝甲厚重,炮塔最厚部達305毫米,指揮塔有279毫米。水密艙盡量小型化,提升浮力儲備,水密門盡量減少,提高了軍艦的防護能力和抗沉性。

無畏號於1905-1906間建造,從1906年服役至1919年。本級只此一艘,並無姐妹艦。
標準排水量: 18,120噸
滿載排水量: 20,730噸
編制: 700-810人。
艦長: 160.6米,
艦寬: 25米
吃水: 9米
航速: 四槳推進,航速21節/小時
續航力: 10節/6,620海裡,標準排水量18,120噸,滿載排水量20,730噸,編制艦員700-810人。
裝甲厚度: 水線部位4-11寸,甲板0.75-3寸,炮塔3-12寸,瞭望塔11寸,艙壁8寸。

無畏號建成時的主要武裝是10門12寸主炮,安裝在5座雙聯裝炮塔內,其中三座沿中線佈置,艦首一座,艦尾兩座,其餘兩座分別在左右舷側。27門12磅炮用於應對雷擊艦的威脅,5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1915年無畏艦加裝了兩門6磅高射炮,1916年被兩門3寸高射炮所取代。

1907年至1911年,無畏號擔任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旗艦。作為一艘主力艦,它從未與敵人的主力艦大炮對大炮的較量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無畏號從1916年4月18日至6月22日由於正在進行改裝工程,因此並沒有參加英德日德蘭海戰這場世紀大戰。在無畏號整個服役生涯中,比較矚目的戰果就是撞沉了德國的U-29潛艇,當時U-29剛剛對另一艘英國戰列艦尼普頓號發動了魚雷攻擊後正好在無畏號前上浮,經過一番追逐後終被無畏號撞沉,而這也是唯一的一個戰列艦擊沉潛艇的記錄。1919年無畏艦進入後備役,1923年拆解。

(本文內容為重裝甲地帶 Patrick Chung 原創,如需轉載,分享請註明出處)